交通学院

“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学院大学生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河北篇)

发布时间:2025-08-04浏览次数:10


为落实共青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让青年学子在服务故土的实践中成长历练,这个夏天,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学院智慧交通专业2402班张玲玉美,踊跃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归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滦河收费站开启了一段丰盈而意义深远的实践征程,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家乡的进步贡献着青春力量。

初到滦河收费站综合办公室,张玲玉美深知这个岗位是收费站高效运转的“神经中枢”。面对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她迅速转换角色,将“严谨细致、高度负责”作为座右铭。从文件收发、信息录入、档案整理的基础工作,到协助筹备站务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再到对接各部门协调事务,她都一丝不苟,力求精准高效。暑期正值车流高峰和防汛关键期,办公室工作节奏快、要求高。张玲玉美主动加班加点,确保紧急通知第一时间传达、重要文件及时处理、后勤保障无缝衔接,成为办公室老师眼中“最靠谱的小助手”。她常说:“综合工作无小事,每个环节都关系到全站的运行顺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筑牢了收费站后方保障的坚实防线。

作为智慧交通专业的学子,张玲玉美敏锐地将目光投向收费站运营管理中的信息化、智能化环节。她不仅仅满足于完成日常事务,更积极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她主动请缨,参与站内部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利用Excel高级功能及初步的数据处理知识,协助梳理车流量规律、ETC使用率、特情处理效率等关键指标,为站领导决策提供了更清晰的数据支持。针对站内部分纸质化流程,她大胆提出电子化管理的初步构想,并利用实践间隙学习相关办公系统操作,尝试制作了简单的电子表单模板,方便信息快速收集与共享,展现了智慧交通专业背景的独特价值,为传统的高速运营管理注入了“智慧因子”。

综合办公室是高速公路的“窗口”和对内的“桥梁”。张玲玉美充分发挥沟通协调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服务。对外,她协助接听司乘人员咨询电话,耐心解答ETC办理、路况信息、收费标准等问题,用语规范,态度亲和,努力化解可能的误解,展现了高速人的良好形象。对内,她积极协助组织员工活动,如安全培训、防暑降温慰问等,做好通知传达、场地布置、物资发放等细节工作,营造温馨和谐的站区氛围。她细心观察,主动关心同事需求,成为大家信任的“贴心人”。一次,她注意到一线收费员在酷暑下工作辛苦,便主动建议并协助办公室调整绿豆汤供应时间和方式,确保清凉直达岗亭,小小的举动温暖了人心。

短暂的“返家乡”社会实践,张玲玉美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素养、热忱的服务态度和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在滦河收费站综合办公室高级专员的岗位上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她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站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高度赞扬。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滦河收费站特别向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学院发去表扬信,信中充分肯定了张玲玉美同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称赞她“展现了新时代交通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优良风貌,为滦河收费站暑期高峰安全保畅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玲玉美的实践经历,是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学院人才培养对接行业需求的生动体现,更是“返家乡”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青春缩影。她在高速公路服务窗口的实践,不仅深化了对智慧交通理论应用于实际场景的理解,更锤炼了意志品质,厚植了家国情怀。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激励着张玲玉美和更多交通学子,继续在建设交通强国、服务人民美好出行的伟大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初审丨李寅皓

复审丨李紫晗

终审丨马琰 郭梓睿